偏頭痛的成因

腦部含有一種稱為血清素(serotonin)的自然化學物。偏頭痛發生的時候血清素水平會因某些因素而下降,使得腦的某個部分向面部神經線及頭部血管發出信號,使血管擴張,形成痛楚。血清素的下降也會影響腦部其他部分的運作,而引發其他病徵,有些人稱之為偏頭痛的「前兆」。
 

在女性,偏頭痛可能與荷爾蒙的變化有關。有些女性會在月經前、經期或之後出現偏頭痛,70%的女性偏頭痛患者發現其偏頭痛與月經週期有關。
 

約80%患有偏頭痛的人,家族裏都曾經有人患上偏頭痛,這顯示偏頭痛可能與基因有關。

根據一部份患者的報告,引起偏頭痛的誘發因素包括:

  • 某些食品,如巧克力、芝士、紅酒、西柚、咖啡、茶、蕃茄和馬鈴薯等
  • 睡眠過多或睡眠不足
  • 由經期、避孕藥及停經引致的女性荷爾蒙變化
  • 壓力或甚至鬆弛狀態
  • 飲食不定時
  • 停止使用咖啡因時
  • 體力勞動
  • 吸煙
  • 閃光
  • 噪音
  • 天氣──高壓環境、氣壓轉變、乾燥的熱風、季節變化、日曬及被強光直接照射
  • 運動過度或缺乏運動
  • 性興奮
  • 油漆、汽車引擎噴出的廢氣或香水等氣味
     

通常,偏頭痛由數個誘因同時引發。由於大部分偏頭痛並非由單一、且可確定的誘因引致,避免這些誘因並不能有效預防偏頭痛。

偏頭痛的類型

偏頭痛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普通偏頭痛和典型偏頭痛。
 

典型偏頭痛 ─ 有先兆的偏頭痛。這類偏頭痛大約影響四分之一的偏頭痛患者。患者會預感到偏頭痛將會發作,在偏頭痛發作前會出現神經系統徵狀,稱為前兆。這些前兆包括:

  • 打呵欠
  • 飢餓和口渴
  • 視力受到干擾 ─ 例如看到閃光或「之」字形線條。

在某些情況下,病徵會更為嚴重。患者可能會感到嘴部周圍或手臂麻木刺痛、說話困難,或手臂、小腿軟弱無力。前兆病徵通常會在1小時內消失。有些人在出現前兆後並無偏頭痛發生,這種情況在長者身上較常見。
 

普通偏頭痛 ─ 大約四分之三偏頭痛患者屬普通偏頭痛。這種頭痛出現得頗突然,發作前通常沒有任何徵兆。它的常見病徵包括頭痛、身體不適及對光線極度敏感,但不會有前兆徵狀。

偏頭痛的病徵

偏頭痛嚴重發作時會引起持續性的跳痛或重擊痛,帶有對光、聲及運動的過敏。儘管頭的兩側會同時受壓,但頭痛可能只出現在頭的一側。偏頭痛發作可持續達72小時,同時帶有噁心、嘔吐或肚瀉,甚至感到筋疲力竭。

偏頭痛的診斷

引起偏頭痛的原因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所以,當出現以下任何情況,你應看醫生:

  • 前兆病徵反復出現在身體的同一部位;或持續時間少於5分鐘或超過1小時
  • 有前兆病徵但沒有頭痛
  • 偏頭痛的性質突然改變,例如發作的次數增加,或治療無效
  • 運動後頭痛
  • 首次發作年齡超過50歲
  • 胃痛
  • 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行動困難或發作間期視覺出現干擾現象
  • 體溫較高
偏頭痛的治療

(I) 可於藥房購買的藥物

輕微的偏頭痛發作會在數小時內緩解。患者最好在安靜及避光的房間裡休息,並服用普通的止痛藥,如撲熱息痛(paracetamol)、阿士匹靈(aspirin)或異丁笨乙酸(ibuprofen)。含有抗嘔吐藥(buclizine)的復方藥物也可減低噁心和嘔吐。

(II) 需醫生處方的藥物

如果以上的簡單療法無效,可服用需醫生處方的藥物。Metoclopramide和domperidone有助於控制噁心和嘔吐。現時,市面已有阿士匹靈和domperidone的復方藥供應,以幫助病者減輕痛楚和噁心。而目前正在進行的臨床測試顯示tolfenamic acid亦可能有效。

 

Triptan系列的藥物能矯正血清素不平衡的現象;患者可選擇不同形式的Triptan系列藥物,包括片劑、注射劑、鼻噴霧劑和溶化性威化餅。此類藥物不可在心臟病發作後或中風後使用,也不適用於患有高血壓的病者。另外,有些人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如頭暈、頸部或胸腔受壓感、噁心和嘔吐。

偏頭痛的預防

如果避免誘因對病情沒有幫助,而你每月最少會出現兩次嚴重的偏頭痛,你可以考慮每天服用預防性藥物。這些藥物包括:

  • 乙型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如propanolol
  • 三環抗抑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如amitriptyline
  • Pizotifen

抗癲癎劑丙戊酸鈉(sodium valproate)也可治療偏頭痛,但由於它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並不常用。另一個選擇是methysergide,但它可能帶來危險的副作用,所以只可在住院監察下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荷爾蒙治療可紓緩月經性偏頭痛。
 

無論使用哪一種治療方法,患者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亦需要醫生的支持,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療法。

最後更新日期: 2017年8月
本網站的健康資訊已由卓健醫療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