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和傷風
傷風期間流鼻水、喉嚨痛或鼻塞,是由於呼吸系統上部(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傷風令人感到不適,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傷風會自然消退,因為身體可自行抵抗病毒,以至無需特別治理便可痊癒。
流行性感冒(或稱流感)的病徵與感冒相似,但前者較為嚴重。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流感會自動消退,但這疾病對體弱或免疫力弱的人來說,卻是危險的。在香港,患流感的兩個高峰期分別為一至三月和七至八月,但高峰期亦可被從其他國家傳入的個案所影響。
傷風期間流鼻水、喉嚨痛或鼻塞,是由於呼吸系統上部(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傷風令人感到不適,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傷風會自然消退,因為身體可自行抵抗病毒,以至無需特別治理便可痊癒。
流行性感冒(或稱流感)的病徵與感冒相似,但前者較為嚴重。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流感會自動消退,但這疾病對體弱或免疫力弱的人來說,卻是危險的。在香港,患流感的兩個高峰期分別為一至三月和七至八月,但高峰期亦可被從其他國家傳入的個案所影響。
以下屬流感併發症風險較高的人士類別,建議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
我們有以下的建議: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除非患上繼發性細菌感染,否則服用抗生素不會對病情有任何幫助。
流感季節大約為每年1 月至3 月及7 月至8 月期間。
任何人仕若想減低患上流行性感冒的機會,便應接受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特別是容易患流行性感冒併發症的高危人仕及與他們有緊密接觸的人仕,(包括﹕一同居住的家人),應接受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衛生防護中心之科學委員會建議以下九類人士於流感季節接受疫苗對抗流行性感冒﹕
以下類別人仕在未向醫生查詢前,切勿接受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
多年來,流感疫苗的設計旨在預防三種不同的流感病毒(三價),其中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一種乙型病毒。儘管在大多數季節都有兩種不同的乙型病毒譜系流傳,專家以往在三價疫苗中只能夠選擇一種乙型病毒預防﹔這意味著三價疫苗不能預防未包括在疫苗中的乙型病毒組。四價疫苗添加另一種乙型病毒,能夠提供更廣泛的保護,更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傳播。
流行性感冒可稱為感冒,是一種由感冒病毒引起並帶傳染性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常侵襲人類的呼吸系統(包括鼻、喉及肺部),與一般由病毒引起呼吸系統感染,如傷風,不同之處是流感的病情通常較嚴重,如處理不善更會引起致命的併發症。
一般在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後,大約須要兩星期才能在體內產生抗體,提供對抗流感病毒的保護作用。提議應於流感季節開始前接受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
一般而言,健康人士都會在患病後2 至7 天內自行痊癒。醫生多會處方退熱止痛藥物、通鼻塞及止咳藥物等去舒緩流感徵狀以減低不適。
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特敏福®))是處方藥物,必須由醫生按病人情況判斷是否適合方可處方服用。醫生會從多方面因素考慮抗病毒藥物應否處方,如病人徵狀是否嚴重、是否高危人士等。如在症狀出現後首兩天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可縮短患病時間。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而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藥物,除非流感引起其它細菌感染的併發症(如肺炎、鼻竇炎、耳炎等),否則抗生素對流感治療並沒有作用。
醫學界根據附於A 型流感病毒表面的兩種蛋白質可分為兩種類別,分別是紅血球凝集素(即〝H〞)及神經氨酸酵素(即〝N〞)。暫時發現共有15 種紅血球凝集素及9 種神經氨酸酵素。醫學界就憑著這兩種附在流感表面的蛋白質的組合去辨別不同類別的甲型流感。
一般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可於北半球冬天來臨前及每年的下半年度提供。
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出現在禽畜體內,包括鴨、雞、鵝、豬、野鳥類、鯨魚、馬及海豹等。禽鳥類的身體內藏有甲型流感之所有副型病毒,禽鳥體內的病毒被認為是其他動物身體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源頭。而乙型流感病毒通常只局限於人傳人的傳染途徑。
雖不常見,但亦有發現人類的流感病例是由禽鳥身上的流感病毒引起。
於1997年至2003 年期間,香港醫務衛生署曾呈報有關人類感染禽鳥身上的甲型流感病毒(H5N1)的個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於2009年6月11日全球爆發的禽流感(H1N1)在2010年8 月10 日結束。雖然H1N1 不再是主要的流感病毒,但它並不會就此消失。它會較像流行性感冒般呈現。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共有三種流感病毒已被確認,分別是甲、乙、丙型(Types A, B, C)。甲及乙型流感在人類社區引起的流行病會導致多人受到感染。
丙型流感病毒通常會引起輕微的呼吸管道疾病,但並不會引起大型的爆發。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可以預防甲、乙型流感,但不能預防丙型流感。
事實上,單憑病徵去辨別流感及由其他病毒引起的病症有時候是十分困難的。若有需要,可透過快速流感測試去確定是否感染流感,藉以排除感染其他病毒的可能性。快速測試有助及早對症下藥,把握48小時的治療黃金期,以減低併發症的風險。
致命的過敏反應比較罕見,此情況通常出現於對蛋有嚴重過敏的人仕,因為流感疫苗的病毒是在雞蛋內培殖的。因此,任何人士如對雞蛋或曾於注射流感疫苗後有嚴重過敏反應,應於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前向醫生查詢。
吉巴氏綜合徵狀 (Guillain-Barre Syndrome) –出現發燒、神經受損及肌肉無力的症狀。據1976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於100 萬名接受流感疫苗的人士中,則有一位會患上吉巴氏綜合徵狀。大部分患者都會完全康復或近乎完全康復,但亦有導致終身神經損害的個案。
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是一種不活躍或已死的流感病毒,因此不會造成流感疾病。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只須在接觸感冒病毒前兩星期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便可有70-90%預防病發的效用。對於長者,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效用會比較低,但仍能顯著地減少因流感而產生的嚴重疾病及死亡個案。
事實上,單憑病徵去辨別流感及由其它病毒引起的病症有時候是十分困難的。若有需要,可透過化驗去幫助判斷病人是否感染流感,或藉以排除感染其它病毒的可能性。此外,由醫生檢查病人是否出現由流感引起的併發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誤以為一旦出現發燒或傷風的徵狀(如流鼻水、咳嗽等),或腸胃病症的徵狀(嘔吐、作嘔及肚瀉等)就等同患上流感。但須注意,預防流感疫苗只能對由對由流感病毒所引致的疾病產生保護作用;但卻未能預防因其它病毒而引致的發燒、傷風、腸胃不適等毛病。
三價疫苗旨在預防三種不同的流感病毒:兩種甲型流感病毒和一種乙型流感病毒。四價疫苗旨在預防四種不同的流感病毒:兩種甲型流感病毒和兩種乙型流感病毒。
會。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的保護能力取決於以下兩點:
如流感病毒與疫苗病毒配合或接近,一般65 歲以下的健康人仕,能得到70-90%的預防流感保護。
患者於感到不適之前一天已帶傳染性,能將流感病毒傳染給別人。成年人在病徵出現後的3 至7 天內仍帶傳染性,會繼續把病毒傳染給別人。而小童則在病發7天後仍然會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一般病徵會在病毒入侵身體後的1 至4 天內出現;有些人雖受病毒感染,但沒有出現病徵,卻會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病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及談話時把流感病毒傳送到空氣中,其它人經呼吸道吸入病毒。病毒進入鼻、喉及肺部,並開始以倍數增長而開始出現流感病徵。
流感也可能會透過接觸附有流感病毒的物件表面,如門柄,再經觸摸其口、鼻而受感染。
測試可涵蓋不同種類的甲、乙型流感。醫生會用棉棒抽取少許鼻液樣本,再進行測試。即使是病發初期亦檢測得到,只需15分鐘便有結果。
以下建議可預防流感病毒﹕
很多人將惡心、嘔吐及腹瀉等徵狀稱為〝腸胃流感〞。但事實上,以上的徵狀亦可由不同類型的病毒、細菌或由寄生蟲引起。雖然惡心、嘔吐等徵狀常出現於患有流感的孩童身上,但它們並非流感的主要病徵。
報告發現最多的不良作用為注射範圍有局部不適及頭痛。大部分情況下,流感疫苗與吉巴氏綜合徵狀並沒有任何關係,也沒有證據表明,流感疫苗會導致胎兒流產。
本地的衛生防護中心已對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進行監察。有關詳情,可瀏覽下列網頁﹕
以上不適大約在注射後不多於1 至2 天出現
潛伏期大約1-4 天,平均是2 天。
懷孕能改變身體免疫系統及影響其心血管系統和呼吸功能(心及肺功能) ,而這些改變可增加孕婦患上流感併發症的風險。研究顯示在懷孕婦女當中,沒有接受預防感冒疫苗的組群比接受了預防感冒疫苗的組群患上流感併發症的風險高出22 倍。
由於流感預防疫苗是採用非活躍(死亡)的過濾性病毒製造,因此專家認為孕婦在懷孕的各個階段接受預防流感疫苗注射也是安全的。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和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均建議孕婦於懷孕期間接受非活躍性之流感疫苗注射,而現時並沒有證據顯示,非活躍性之流感疫苗,會增加畸胎形成之風險。
由於抗體只會在疫苗注射兩星期後才形成,因此孕婦應於流感季節前,接受預防流感疫苗注射,特別是患有其他疾病之孕婦,因為其患上流感併發症的風險亦相應提高。
在母乳哺養期間接受預防流感疫苗亦是安全的。
有。巿民可接受預防流感疫苗注射。預防流感的疫苗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年流行的病毒種類而製造的。
現時有數種化驗測試可以協助診斷病人是否患上流感。如有需要,在患病首3、4 天內,醫護人員會從病人的喉部或鼻孔取出分泌物樣本或收集病人的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做化驗。快速流感測試可於診所進行,最快十五分鐘便有結果,準確率可達九成或以上*。這些測試有助醫生獲取更多資訊以協助診斷及決定治療方案。
*Reference: CAPILIATM Flu Neo (manufactured by TAUNS Laboratories, Inc. Japan) Product Information.
如處理不善,流感病毒會引起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脫水及心肌炎等併發症。流感亦有可能加深一些慢性疾病,如充血性心臟衰竭、哮喘及糖尿病的病情。
受感染的孩童更可能患上鼻竇炎及耳道發炎等併發症。年老並有長期病患的人仕,如感染流感,將會更容易引起較嚴重的併發症。
流感病毒每年會有所改變(變型),因此應注意以下事項:
首先,因患感冒而痊癒後所產生的免疫力並不能有效地對抗新品種的流感病毒。
第二,針對性應付一種流感病毒的疫苗,未必能對抗新的流感病毒品種。因此,預防流行性感冒疫苗需要每年更新,以便將在該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在疫苗內。
第三,於接受流感疫苗後,其免疫功能會隨時間減低,在一年後其體內的抵禦能力未必具備足夠的保護作用。
流感大多數的個案都是突然發病並有以下的徵狀:
以上的病徵常被統稱為〝流感徵狀〞。 有些人更會出現腸道感染的病徵,如惡心、嘔吐及腹瀉等情況。
感冒病毒由人散播,如打噴嚏或咳嗽時濺出的唾沫在空氣中擴散,或手指接觸沾上病毒的物件,繼而傳到口中。握手或接觸門柄也會感染感冒病毒。受感染的人會在病徵出現前2天至出現後4天傳播病毒。一年四季都有機會染上感冒,但冬天時節較普遍。
居於老人院或護理院的長者,以及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此病:
傷風 — 病毒會在鼻腔、喉嚨、鼻竇、氣管和支氣管的柔軟而溫暖的表層上繁殖。感冒主要的病徵是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和咳嗽。病者也可能會發燒、肌肉痠痛和疲倦。病徵通常會持續一星期。
流感 — 病徵與傷風一樣,但肌肉痠痛的情況會更加嚴重。患者在康復後的數星期內或會仍然感到疲倦。流感對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只是較嚴重的感冒。可是,對小孩、老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來說,流感很容易會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其中大多數都與肺部的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或與耳朵、鼻或喉嚨的繼發性細菌感染有關。六歲以下的患者會因體溫過高而抽搐,稱為「熱性抽搐」。
如果以下病徵與傷風一起出現,你應立刻去看醫生:
目前並沒有方法醫治傷風和流感。抗生素可殺死細菌,但不能消滅病毒。然而一些簡單的日常護理方法可減輕病徵,令患者盡速復原。
對一般健康的人士而言(長者除外),除日常護理外,他們不需特別方法醫治流感。較易染病的人應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防止併發症或病菌傳播。
成年人可服食退燒藥物如撲息熱痛、阿士匹靈或異丁苯乙酸,以紓緩發熱和痛楚,但請小心依照指示服藥,謹記每天服用的劑量不可超出該藥物的安全標準。若不小心同時服食超過一種含有同一種活躍成分(如撲熱息痛)的飲品、食品或藥物(包括片劑、膠囊、熱檸檬飲品等),很容易會服用多於指定劑量的藥物。阿士匹靈對12歲以下的兒童會有害處(在某些情況下,它能導致雷氏綜合症,但這情況十分罕見),年紀較大的小孩和青年人也應避免服用。現時市面上有專為小孩配製的撲熱息痛(如Calpol)及異丁苯乙酸(Nurofen Junior)。
另外,有幾種使用片劑或吸入劑的抗病毒治療方法(類似治療哮喘的藥物),可縮短患流感的時間,但只能縮短一天左右,而且要在患病最初兩天內開始服用才有效。醫生通常都不會處方抗病毒藥物來治療流感。
醫生或會使用抗生素醫治細菌感染,如肺部感染、耳道感染或鼻竇炎。
此外,每年接受流感防疫注射,可大大減低患病機會。長期病患者、身體質量指數達30以上的肥胖人士、長者和小童均應注射以防感染流感併發症。